来源:河套网 发布时间:2024.09.11
《河套深圳园区规划》提出“集聚仲裁、调解组织以及法律、会计、人力资源等高端专业服务机构,为科研活动提供高质量服务”。由于境内外适用不同的法律法规标准,在河套深圳园区如何处理跨境商事纠纷,成为推动深港合作、国际合作的重点。深圳市涉外涉港澳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以下简称“解纷中心”)应运而生,提供“咨询、调解、仲裁、诉讼、公证”全流程的国际化法律服务。
一起服务合同纠纷,当事方分隔深港两地;另一起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一方在中国浙江,另一方远在非洲索马里。虽然两起纠纷的当事人分别在境内、境外,但经过解纷中心调解员的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2023年3月,解纷中心在河套深圳园区正式揭牌。发展至今,解纷中心吸引涵盖退休法官、律师、行业专家等388名调解员,其中,国际及港澳调解员74名。截至2024年7月,解纷中心全口径收案已超3万件,案件涉及标的额约240亿元。
解纷中心能够提供一站式全流程的法律服务。
商事调解,即在商事领域内遇到纠纷时,在依法设立的调解机构主持与协调下,采取调解的方式处理问题。争议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商事纠纷,从而避免纠纷扩大化、纠纷带来的诉累等。
调解员需在第一时间向当事人讲解保密原则。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向调解员透露的内容是保密的。除非法律另有规定,调解员有责任对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予以保护,确保调解过程和调解协议内容不公开。
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如发现与当事人存在亲属关系、商业往来或其他利益交集,则需要更换其他调解员跟进案件,避免出现不中立的情况。
调解员还会注意避免在言语、行为和决策过程中表现出对任何一方的偏袒,同时要尊重各方立场和意见,以便达成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
调解员并非审判的角色,对于双方发生的争议和纠纷,不会判定谁是谁非。在当事人发生争议时,调解员尽量消解双方分歧,推动达成和解方案。若双方都能认可此方案,该商事纠纷便圆满解决。
商事调解中,当事双方签署的调解协议等具有法律约束力。
我国已出台有关调解的法律法规等,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深圳经济特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
根据规定,依法达成的和解协议、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协议履行。当事人也可以通过司法确认、赋强公证等方式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对方当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河套深圳园区如何申请商事调解?下文带你一图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