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青年科创汇

首页 > 创新视界 > 深港青年科创汇

河套科创说 | 港科大x深圳市人民医院:AI大模型辅助乳腺癌诊断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5.07.24

今年4月,香港科技大学、深圳市人民医院等联合研发多模态专家混合(MOME)人工智能大模型,可显著提升乳腺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效率,为我国不断增长的乳腺癌诊疗需求提供新解决方案。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微信图片_20250724104949.png

本期河套科创说邀请该项目核心成员——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特聘教授陈浩和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吴明祥,揭秘这一AI医疗创新背后的故事。

供需挑战:不断增长的诊疗需求

微信图片_20250724105040.jpg

“乳腺癌是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重大癌症之一。”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新发乳腺癌病例35.72万例,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谱第二位。

乳腺核磁共振拥有极高灵敏度,是诊断乳腺癌的主要方法。然而随着筛查需求增长,诊疗体系正面临供需失衡瓶颈。吴明祥以数据展现目前困境:“我国放射影像数据量年增速达30%,而放射科医生数量年增幅仅4.1%。”他与陈浩的研究初衷,便是以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医生精准诊疗乳腺癌。

MOME:AI助力乳腺癌诊断

微信图片_20250724105116.gif

训练自全国三家医院5205名患者乳腺核磁共振数据,MOME大模型肿瘤良恶性判断准确率超90%,与5年经验以上放射科医师水平相当。

“这是世界上首个乳腺核磁共振多模态大模型。”陈浩介绍。“它能在无创前提下实现良恶性肿瘤精准分析,减少病理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加速临床诊疗时间。”

吴明祥补充道,一套乳腺核磁共振图像包含上千张图像,而MOME相当于为医生配备AI助手,辅助医生快速浏览核磁图像,缩短初筛时间,快速定位可疑病灶并定性分析。

微信图片_20250724105137.jpg微信图片_20250724105140.jpg

立足河套:深港协同新模式

2022年,MOME大模型项目获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现深圳市科技创新局)深港澳科技计划重点专项资助。随后,研究团队选择在位于河套深圳园区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设立实验室。

“河套的区位优势让我们能同时发挥港科大AI技术优势与深圳临床资源特色。”陈浩认为,这种“AI+专家”的人机协作模式具有示范意义。“市人民医院有丰富的临床资源和经验丰富的专家,港科大有优秀的人工智能技术、算力平台和工程基础,双方强强联合,有利于探索可复制的智慧医疗方案。”

目前,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等5所香港高校已在河套深圳园区设立“河套研究院”,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微信图片_20250724105219.jpg

随着MOME大模型在多家医院投入临床验证,研究团队正持续优化其泛化能力,进一步展现AI医疗领域的深港创新合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协同发展。

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提出支持先进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应用,推动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材料技术交叉融合,加快医学影像、精准医疗等交叉学科领域技术创新,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在生物科技中的应用等领域开展合作。要协同香港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引进港澳知名高校优势学科重点科研项目,支持港澳全国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在深圳园区拓展空间,开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跨学科基础研究及技术攻关。

2024年11月,香港特区政府发布《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明确鼓励港深两地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河套合作区内创新要素高效流通的优势,实现内地生物样本及医疗数据在安全有序的管理框架下在河套合作区内跨境便捷流动,加快科研及中试,共同推动具体项目落地,例如新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