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青年科创汇

首页 > 创新视界 > 深港青年科创汇

打造“科学家航线”,“一园一城”共建深港低空科技融合走廊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5.07.08

7月4日,由河套发展署指导、深圳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和市科技图书馆等主办的共建深港低空科技融合走廊研讨会在深港国际科技园举办,探讨深港低空科技协同创新与产业融合路径,吸引110余名低空经济领域专家、企业代表等参与。

深圳技术大学教授、《低空新基建与科学家航线设计》作者张青松:科学家航线构想旨在突破地面交通限制,通过低空科技(如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为深港科研人员提供更快速、更灵活的空中通勤选择,显著提升两地科研合作与交流效率,让创新思想与人才在深港之间“飞”得更快、更顺畅。这将是河套深圳园区与光明科学城在低空维度的进一步联动,为深港低空科技融合走廊建设提供坚实科研人才流动保障。

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低空经济部总助、《低空经济:产业融合下的创新发展》作者王博:无人机较通用航空具有技术壁垒低、应用普及率高、成本合理、规模化效应强等特点,而低空产业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导入阶段,成熟场景深化应用并扩展至更多民用领域,伴随技术突破与基础设施初步完善;爆发阶段,工业场景规模化落地,民用场景广泛普及,电池等核心技术成熟且基础设施完善;普及阶段,初步探索载人应用场景,产业链趋于完整,产品及服务价格持续下降,推动无人机商用进入正向循环。

市科技图书馆副馆长闫伟东:深圳国际科技信息中心由市科技图书馆等承建,拥有ScienceDirect、Clinicalkey、Nature、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等9大全球顶尖数据库,协同光明区新质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研究院,为创新主体、科研团队等提供全球低空领域(飞行器设计、动力能源、导航控制、适航认证、空域管理、应用场景等)最新科研论文、技术专利以及信息服务,精准把握全球低空领域前沿动态。

图片

深圳国际科技信息中心数据库

光明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包琳琳:河套深圳园区与光明科学城联动发展对低空科技走廊建设发挥关键支撑作用。作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引擎,“一园一城”已建成运营光明科学城河套创新中心、光明科学城香港运营中心等双向联动平台,积极探索科研要素便捷流动新模式。

光明区将与河套深圳园区共同探索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规则体系,落实低空飞行券等措施;拓展多元应用场景,试点跨境低空物流、“科学家航线”通勤摆渡、联合应急救援等特色应用;推动设立“一园一城”双币创投基金,探索建立低空科研数据安全共享机制。

图片

河套深圳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