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青年科创汇

首页 > 创新视界 > 深港青年科创汇

大咖云集河套,探寻新型储能技术发展新动能

来源:河套网    发布时间:2024.09.11

当前,全球正处于能源变革的十字路口,新型储能技术作为连接可再生能源与终端用户的关键桥梁,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9月7日,数字能源产业核心零部件论坛在深港国际科技园隆重召开。论坛以“强化链条核心、凝炼出海动能”为主题,深入探讨新型储能产业核心技术,分享实践经验、出海机遇和未来趋势。

论坛围绕中国新型储能核心零部件产业技术发展方向与海外市场合作战略、新型储能产业海外发展及投融资的机遇与挑战等展开探讨,为新型储能产业出海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天寿深刻阐述了储能系统在推动新能源电力系统转型中的核心地位,并全面概览了当前储能技术的多元化格局。他表示,长时储能技术作为储能领域发展的关键突破口,是构建安全、高效、绿色新型电力系统的基石,对于促进我国储能行业的蓬勃发展、加速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新型液流电池技术本征安全、市场灵活、成本较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有望填补长时储能技术缺口。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系统分析了当前储能市场现状,剖析市场竞争格局,并通过分析海外相关政策,分享储能产业出海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202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储能型锂电池产量超过110GWh,同比增加47%;从出口国别分析,主要出口地区是欧盟,美国,出口到欧盟占比36.9%,出口到美国占比20.9%。当前市场内卷加剧,价格逐渐走低,严重影响了行业利润。欧美等海外地区贸易壁垒增加,储能出海形势愈发严峻。

深圳古瑞瓦特新能源有限公司产品总监袁智民分享了古瑞瓦特全场景光储逆变器解决方案。他表示,当前中国用户侧储能主要以工商业储能为主,约4.768GWh ,同比增长超过200%。他判断,设备成本的降低叠加盈利模式的成熟,致2023年工商业储能呈现爆发式增长。未来市场的增长仍会维持高速。但在25年往后,更丰富的盈利模式将会推动工商业储能市场从发展初期向成熟期过渡。

贝肯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秦立军重点围绕飞轮储能技术的政策依据、发展历程、技术原理和技术优势展开介绍,并通过丰富的国内外飞轮储能应用案例展现飞轮储能技术的市场化成果。他认为,不存在包打天下的储能技术,飞轮储能技术的优势能够为我国“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巨大助力。

深圳基本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汪之涵详细介绍了功率半导体产业发展情况和应用趋势,并围绕碳化硅产业链国际技术发展情况展开分析。他表示,2022年,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约为191亿美元,约占全球需求的40%,是最大的全球单一市场,高于全球平均增速。

本次论坛的召开,不仅是对核心零部件技术创新的深度挖掘,更是对数字能源与新型储能融合发展的前瞻布局。

各位专家学者从技术创新到市场趋势,从产业链协同到高质量出海,为推动深圳及全国数字能源产业核心零部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思考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