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成果

首页 > 创新视界 > 前沿成果

“小差别”推动“大发展”

来源:海关总署    发布时间:2025.07.22

6月23日,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内,首批经差别化合格评定的球囊扩张导管正被送往实验室,这种用于疏通冠状动脉狭窄的精密器械,能在心脏介入手术中帮助恢复血液流动,为冠心病患者带来“心”的希望。

业聚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是河套深圳园区首批获得差别化合格评定试点资格的企业。新模式下,通过海关的风险评估和现场考核后,企业按照规范开展自我验收并向海关提交《质量验收自我声明》,就能以合格保证的方式快速放行试点货物。

“在海关的指导下,我们首次通过合格保证的方式完成了科研医疗器械的进口,整体时长缩短到1小时以内,加快了科研产品的投产速度,提升了我们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业聚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管理副总监吴意辉说。

这一创新措施是深圳海关落实《海关支持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若干措施》的一项积极探索。

深圳海关经过深入调研,对经香港进入河套深圳园区并仅在区内使用的法定检验工业品,“一企一策”分类分级提出差别化合格评定方案,聚焦进口医疗器械品类相对单一企业提出的需求,在风险评估后以合格保证的方式开展评定试点。据统计,企业在获得差别化合格评定试点资格后,整体查验比例降低90%,通关时长缩短46%。

“在差别化合格评定模式下,海关对企业、商品、用途等进行精准评估,基于评估结果综合运用现场检验、合格保证、符合性验证等方式,对进口零部件开展合格评定作业,实现了监管效能与通关便利的双提升。”深圳海关商品检验处机电产品与消费品业务科副科长刘佳铭表示。

深圳海关将根据试点运行情况,不断优化完善差别化合格评定模式,逐步扩大政策覆盖面,促进深港科研要素流动,助力河套深圳园区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